隨著全球范圍的經濟擴張和產業調整,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制造業加快向亞洲、拉美等新興市場轉移,目前,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制造業的重要基地。制造業的快速發展、巨大的工業產品市場容量帶動了我國
鈑金加工行業的發展,我國鈑金加工產品的市場需求十分強勁。2011-2020年,中國鈑金加工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;2016年,中國鈑金加工行業市場規模達到6885億元。但是從總體上講,鈑金加工行業起步較晚,行業規模普遍較小,生產技術人員匱乏,很難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,市場競爭日趨激烈,尚不具備與國際跨國公司競爭的實力。
目前,從整體上看,中國鈑金加工的經濟效益較好,行業企業經營利潤很多都在20%以上。鈑金加工行業主要為汽車、造船、精密機床、精密儀器、通訊電子和電梯等行業做配送加工,而其中大部分的合作方是國外的大公司(GE、BOSCH、OTIS),隨著合作關系的進一步加深持久,從中學習先進的技術、工藝,及嚴格、規范的生產環境、生產流程等方面的管理經驗,從而能夠使關鍵部件和關鍵技術逐步國產化,相應就減少了外資企業從國外采購關鍵部件,降低了制造企業的生產成本。
同時,這種方式也可以為國內的生產制造企業做配套加工,也能夠使其獲得關鍵的生產技術,從而提高國內制造企業的產品性能。目前國內高精度鈑金加工企業還不是太多,在某個地區進行鈑金加工行業的發展,向國內外制造企業提供完善的配套加工服務,不僅能促進機械制造企業的整體發展,還能帶動該地區區域經濟實現新的跨越,同時企業的經濟效益也得到保障。
隨著中國越來越成為國際加工制造中心,加上國外投資的不斷增加,金屬加工的能力需求不斷加大,而金屬加工行業中的電器控制箱、機器外殼等一般來說都是鈑金件,所以鈑金加工能力需求也不斷提高。另外,就鈑金加工而言,鈑金加工企業通常需要各種各樣的機械設備以滿足不同工藝要求,而鈑金沖孔精度一般在±0.1mm左右,折彎精度一般可以達到±0.5mm,因此相對于
鈑金加工來說,精度低得多。因此,行業技術的進步也帶來了高利潤,如鈑金加工中沖壓利潤率一般可以達到30%左右,而激光切割的利潤更是高達50%以上。